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1|回复: 0

[资料] 平度都有哪些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16: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据《汉语大词典》记:碑有四层含义:


    1.古代竖立在宫、庙门前用以识日影的石头。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


    2.竖立在宗庙大门内系牲口的石头。


    3.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的木柱,后专用石。


    4.书刻图案或文字,记死者生平功德,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

    亦用以刻文告。秦称刻石,汉以后称碑。碑多由碑额、碑身、碑趺组成。方首者称碑,圆首者称碣,后多不分,以之为碑刻的统称。碑分阴阳面,刻文主题多由碑阴文来体现。汉代碑阴文大多数是门生、故吏、撰书人及石工的题名,自唐代开始,才在碑背面作题记等文字。碑的文体,明王世贞认为:“曰叙、曰记、曰碑、曰碣、曰铭、曰述,史之变文也。”而且碑的定义,也不仅仅是指具有一定形制的石头,其表现形态还包括刻石、碑、碣、摩崖、墓志、刻经、塔铭、造像记、石阙铭、题名、桥栏桥柱题记、祠堂记事、界石等,亦即所谓广义上的碑。


    平度古代碑碣林立,历经战乱、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后,仍留下很多有价值的石碑。康熙《平度州志》、道光《重修平度州志》和《源远流长的东莱文明》收录平度各种碑记、摩崖、墓志、题记等450余通(处)。按其功用分类,主要有庙碑、学碑、墓碑、功德碑、德政碑、善行碑、人物碑和摩崖刻石。


    庙碑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寺庙、祠庙庙碑,顾名思义就是立在庙前(里)的石碑。这样的碑,平度不少,如明重建大泽山智藏寺碑、明重修三元庙碑、明成化修泰山祠碑、清重修崇德宫碑、清重修玉皇庙碑等,即属此类。另一种是学庙庙碑。学庙,就是孔子庙。唐朝以后,各州县均有孔子庙,与学宫同址。里面供奉着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等先圣、先哲、先贤、先儒。然历经岁月,学庙(学宫)的殿庑、宫墙多有坍塌。为表率人伦,兴起教仕,明朝一些有志知州如卫士元、杜志攀等便分别对学庙进行了缮修,并立碑记之。如明万历平度州重修学宫碑、明崇祯平度州重修学庙碑等。平度城传世记载最早的学庙碑是金莱州胶水县重修宣圣庙碑,立于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曾在胶水县和平度州的文庙里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风雨雨,1975年文庙旧址改建平度县政府招待所,庙碑被砸碎作了地基用石。


    学碑 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修学碑,以修庙学碑较为常见。所谓庙学就是旧时各州县设于孔庙(文庙)内的“官办学校”。道光《重修平度州志》载:“平度州有学久矣,肇于汉,历唐、宋、元至于明清。”因此,修学善举时有发生。实际上,由于庙学设于孔庙之内,修庙学碑与修学庙碑碑文所记事实基本一致,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平度州城内的修学碑主要有明成化重修庙学碑、明弘治修学碑、明嘉靖修学碑、明万历修平度州学碑等。一种是学田碑。旧时学校配有学田,以田地收益作为办学基金。《清史稿?食货志》曰:“学田,专资建学及赡恤贫士”。学田碑便是对学校田地四至及收入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证明。平度州学田碑位于明伦堂下西偏,为明万历平度知州汪会海所立。


    功德碑  即为颂扬功业德行而立的碑石。平度最着名的功德碑是《郑文公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位于天柱山之阳。碑身由一块巨大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而成,属摩崖类刻石,是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为其父郑羲主持刊造的功德碑,重点记述了郑羲的生平和事迹,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在日照庵通往大泽山西门蜿蜒曲折的山路两侧,有一被称为“齐鲁第一功德碑林”的日照庵碑林,长500余米,计各种碑碣120余通,为碧霞元君及无生老母之信徒所立的功德碑。这些功德碑虽无名人手笔,却为研究日照庵历史兴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文字依据。


    德政碑 是为颂扬官员政绩而立的碑石。平度现存最有名的德政碑要算《清吉灿升捐廉助士子乡会试路费碑记》。光绪《平度志要》和民国《续平度县志》记载了吉灿升在任平度知州期间,“禁约胥吏,洞识奸伪,人莫敢以私。大崇文教,岁试、月课,手自评文,造就多名士。添建考院新号及正北厅。捐京钱一千二百缗助积谷仓,六千缗为乡会试士子路费。其知人之明,理事之密,断狱之精,州牧中所罕见。”“路费碑”证明了吉灿升是那个时代一位好官能吏。除此,道光《重修平度州志》还载:“粮银陋规‘六厘成分’。知州方熙莅任,一洗旧弊,八厘九厘不以分计。州人感之,勒石为记。”又载:“民间车马旧役,公差胥徒扰累,久不可支。知州李天锡莅任,弊端一革,州人爱戴,勒诸贞珉。”百姓心中有杆秤,谁为政以德,谁施德政于民,谁就会在百姓心中刻下丰碑。


    善行碑 多为坊间积善行德的开明士绅和百姓而立。此种碑古代甚多,然而世事沧桑,如今已极为少见了。道光《重修平度州志》录有《白公捷千先生墓志铭》和《白公捷千先生善行铭》两篇铭文,叙述了清代平度张舍人白克敏(字捷千)赈灾济贫的善行。盖张舍白氏自康熙末年开始发家,至乾隆中期白克敏当家时,已田连阡陌,富甲一方,成为东莱首富。但白克敏“富而不骄,积而能散”,“嫁娶之家妆聘无资,慨为措置”,“水旱岁歉,出粟赈贷,粥饲饥,扶活无算”。道光三年(1823年),白克敏捐建张舍义学,“以教乡子弟之能读书而无力者”,并“捐田五十亩,供其资,为经久事”。同时,出资在平度城“建文昌阁,以励学者”。白克敏三子白玉堂《善行碑》称,道光十七年(1837年)平度特大饥荒,白家“捐钱两万缗,为莱郡助赈之首”。白克敏死后,道光皇帝赐予他“圣旨碑”——  诰封白克敏碑。另外,张舍镇还有一修桥碑,亦属善行碑,位于祝家铺村西,立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该碑共两通,第一通碑阴刻周围捐资村庄名单。第二通额阳刻“扬善不昧”隶书4字,碑阳和碑阴刻捐资建桥人员及商号名。正所谓:修桥补路,善事之举,立碑永志,古今皆然。


    墓碑 指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石碑。秦以前碑为木制,汉以后改为石制,碑上多刻文字,以垂久远。文字有墓铭、墓志、墓志铭等体裁,均埋入墓中。其中,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和悼念;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姓氏、生平等,且志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墓志铭,则兼有志和铭两部分。墓表,如同墓碑,因其竖于墓前或墓道内,表彰死者,故称。明徐师曾认为:“墓表自东汉始,其文体与碑碣同,有官无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级限制。”所谓碑的等级限制,古代是有明制规定的。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载:“隋制,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不得过四尺。”《金石记》:“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七品以上立碣,圭首方趺。”唐时葬令亦有类似规定。


    平度历史上名人墓葬众多,其中志书上有记载的主要有春秋齐国宁戚墓,西汉胶东康王墓,东汉名孝廉公沙穆墓,宋参知政事赠兵部尚书蔡齐墓,元太子墓、昭武大将军崔世荣墓,明吏部侍郎侯庸墓、云南布政使戴新墓、监察御使毛宗鲁墓、河南按察使张祯墓、陕西按察司佥事官贤墓、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李学诗墓,清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贾毓祥墓、顺天府府尹傅汉臣墓、四川按察司佥事崔廷槐墓、保定府知府何复墓等。现已出土或发现墓葬碑刻30余通,如蔡齐、崔世荣、官贤、李学诗、官一夔、陈肇等均有碑或墓志铭留世,现择一二说之。


    汉王舍人碑 1982年冬出土于灰埠镇侯家村西“九冢桃花山”上一个汉墓区。碑主王君,为汉舍人。《周记?地官》有“舍人”之职,掌宫中之政。秦汉置太子舍人,皇后、公主属官亦置舍人。舍人碑螭首龟趺。杨慎记:“龙生九子,一曰赑屃,好负重,今碑下趺也。”一般认为,立碑启用龟趺自隋唐始,而汉王舍人碑的出土,将龟趺的发现提前了五六百年。经国家、省、青岛市专家鉴定,汉王舍人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元崔世荣神道碑  此碑全称为“元昭武大将军汉军都元帅左都监军崔公神道碑”,位于今店子镇昌里村南。崔姓是平度着姓,元代以武功起家名世,其中崔世荣官授昭武大将军,居正三品。神道碑碑文称:崔世荣有五子,除三子崔绩“隐居不仕”,其他四人皆随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崔润“授武略将军配金牌管军千户”,崔聚“授忠翊校尉配管军千户”,崔兴“授福建行省闽海县巡检”,次子崔澍尤显,其任侍卫亲军副指挥使时曾和侍卫亲军管军千户益都人王着等设计击杀了奸相阿合马而名垂青史。


    民国重修蔡齐墓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山东民团第五路指挥张骧伍捐资对蔡齐墓进行了重修,并重立墓碑。蔡齐,北宋胶水(今平度)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亲自命题《置器赋》以策士,见蔡齐卷有“安天下于覆盂,其功可大”语,认为有“宰相器”,遂定为进士第一。蔡齐上殿面君时,宋真宗见他“仪态俊伟,举止端重”,连称“得人矣”,下诏派七名金吾卫士为之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例得此荣,即自蔡齐始。蔡齐是平度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也是官阶最高的朝廷重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卒后赠兵部尚书衔,欧阳修为他写行状,范仲淹为他写墓表,《宋史》为之立了传。旧平度城里,还专门为他修建了状元祠和状元坊。


    人物碑 道光《重修平度州志?金石》提及平度人物碑主要是科目人物碑和岁贡人物碑。碑式分二格,上格为序,下格书人物姓氏,皆立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科目人物碑居于明伦堂左,岁贡人物碑居于明伦堂右。其中,科目人物包括明成化七年前考取的各科进士和举人;岁贡人物包括明成化七年前考取的贡生,主要是岁贡(包括恩贡)和选贡。此外,平度城还有一通外国人物碑——谢万禧碑,系民国十二年(1923年)平度基督教教友为美国牧师谢万禧立的。光绪十七年(1891年),谢万禧偕夫人张义集来平度传教,居南关官姓宅,并创办了平度最早的现代中学知务中学和最早的女子学校义集女校。


    摩崖刻石  摩崖刻石,镌刻在悬崖峭壁上,属广义上的碑刻。平度摩崖刻石数量很多,刻石字数不一,多者如郑文公上碑,881字;少者仅2字,如“邀月”、“扪天”等。按其分布,分别是天柱山10处,大泽山186处,御驾山2处,桃花涧3处,云山11处,两髻山23处(各山碑刻均为目前发现数)。比较有名的有郑道昭的《郑文公上碑》、郑板桥的“孤峰独秀”、何凌汉的“书藏万卷”、王之都的“瑞云峰”等书法刻石,为平度历史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6 01:03 , Processed in 0.05849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