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难倒逼渠道发展 经纪人日渐增多
从报道看似乎出现了一个矛盾,地里的白菜卖不出去,而市场上的白菜却并不愁卖,这说明还是一个销售渠道的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不过记者一番走访后发现,市场上绝大多数白菜,还是要菜农自己想办法卖,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平度郭庄镇专门从事销售的经纪人增加到200多家,他们的工作就是从地里收购蔬菜,再联系客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同期声:董恩江 青岛平度郭庄镇农业办公室主任
一般就是一斤二分到三分钱,一吨四十到六十块钱的利润。
有了这些经纪人,菜农只需要管好种植,不用再操心销售的事情。但记者发现,今年白菜上市后,这些经纪人大都在地头观望,真正出手收购的很少。记者在田边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一位收购户,拉着小半车白菜经过。
白菜收购经纪人表示:“价格有点偏低吧,比往年有点偏低,今年可能种的太多了,收成太多了,我卖两毛五,五分钱收的,运费一毛钱,挣一毛多钱,没啥意思。”
零散的经纪人不出手,白菜就流通不起来。不过白菜行情的反复波动,也让一些销售大户看到了商机,姜培杰就是郭庄镇的一个收购大户,他告诉记者,眼下他正准备库存两千吨大白菜,等到价格回升再投放市场。
青岛平度郭庄镇收购商姜培杰说:“在菜遇到困难的时候,用冷库把他储藏起来,在价格稍微抬头的时候,把他抛出去。一般就储存到明年三四月份,反季销售。”
记者注意到,此时在姜培杰的冷库外面,送菜的菜农已经排起了长队。
菜农:跑了十个收购户,到这里才收了。
菜农:没人要现在,就这里要。
不过姜培杰也告诉记者,冷库的储存成本很高,市场的价格变化也说不准,尤其像白菜这样的大路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价格波动会比较大,他也不敢储存太多。
姜培杰表示:“一个月储存成本就70块钱,一斤三分五,两个月就超过白菜本身价格了,像前两天大头菜,即墨一部分冷库,收购价就一毛多钱,他们拉到广州去卖,就卖了一毛多钱,连运费都两毛,赔得一塌糊涂。”
农产品供销站
订单农业需要合作社作为支持
从刚才的片子中我们看到,收购经纪人能一定程度上解放菜农,让他们专心种菜,这种分工是一种市场成熟的表现,但这毕竟还是一种自发行为,一旦出现大范围的销售困难,经纪人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利润,销售困难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其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蔬菜价格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现象,农民种菜并不都赔钱,也有赚的时候。不过农民的抗压能力比较弱,一旦某个品种集中出现大起大落,农民就难以承受,甚至丧失种菜的积极性。那么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菜农增产不增收、菜贱伤农的问题呢?继续来看调查。
记者:这里是平度郭庄的一家泡菜企业,像这样规模比较大的泡菜厂,郭庄一共有两家,他们每年收购的白菜数量,能够占到整个郭庄白菜种植面积的30%,(插画面)为了保证白菜收购的数量,两家企业会提前跟菜农签订收购合同,但是合同只会规定收购白菜的数量,而不会规定收购价格。
记者了解到,因为有固定的销路,每年与这两家泡菜企业签合同的农户都不少,不过菜农们最渴望的,还是在种之前就确定收购数量和价格的订单。但这需要一个类似合作社的组织做中介,首先在种植上统一管理,确保质量,再联合菜农跟企业统一签订收购订单。
青岛平度郭庄镇农业办公室主任董恩江说:“这种合作社有一部分,但还是数量不多,还是受市场影响,没有固定客户,他们还是不签这个合同的。”
合作社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客户,所以农民在种菜的时候,销路和价格还都只能是未知数。菜农万云去年种了七亩白菜,结果全烂在地里。今年他减少了面积,只种了四亩半,可还是卖不出去。今天这一车白菜,还是镇上的经纪人,好不容易从招远联系来的客户。
招远收购客户:运费多少钱?四五百。过去以后能卖多少钱?我们那卖一毛五一斤。
万云说,每年种菜,都有一种赌运气的感觉,因为不知道今年行情怎么样,也不知道种出来有没有人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的农业部门其实一直想引导菜农合理种植,但在现在的市场大环境下,如果没有一个全国范围内合理准确的市场预测信息,他们基层人员也只能是盲人摸象。
董恩江:“我们有些菜卖得不好,但是拉到寿光去就卖得好,因为寿光是个全国性的集散地,拉到那里才就好卖一些,在我们这卖三毛钱的,拉到那边就能卖到四毛钱,就是说可能并不是因为太多了卖不了,可能还是一个销路的问题?对,销路问题,老百姓还是有信息不灵通的地方。”
编后:解决农产品滞销很难“一招鲜”
如果您有大白菜采购方面的需求,也欢迎您按照我们屏幕上提供的联系电话,联系当地的菜农,(青岛惠农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姜培杰 13356891628)而我们栏目对于农产品滞销的消息,也持续报道了一段时间。其实,要想解决销路不畅的问题,很难有一招鲜的办法,每个地方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的解决方案。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他们有的走品牌化发展道路,走精品路线;有的种植收益更多的经济作物;有的办采摘节、蔬菜展销会吸引客户扩大销量;有的建立统一的合作社;有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还有的扩展国际市场走外销的路子。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只要适合本地实情,能够增加销量让农民得到实惠,那就是好的方法。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在滞销来临前,能对市场有一个预判,最大程度地减少菜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农产品供销站
追踪报道:安徽庐江滞销红薯销售一空
11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了安徽庐江县白湖镇大量红薯滞销的消息,当时我们还发布了当地的联系电话,今天我们从庐江县得知,自我们播出节目之后,各地经销商纷纷赶去庐江购买红薯,眼下,当地滞销的二十万公斤红薯已经全部销售一空。
农产品供销站
四川双流:以量取胜 大葱走出滞销
滞销红薯卖光了,这真是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农产品总是周期性地出现滞销,那么能不能另辟蹊径呢?我们再来看一个大葱的案例,大葱一直以来价格都不高,每斤批发价格在1元左右,很多菜农不愿大面积种植。然而,在四川双流县,善于观察市场行情的一些农民,却看到了大葱的广阔前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他们在产量和质量上做起了文章,并创造了一亩大白葱收入2万多元的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一群群洗葱人每天都上演着同一个角色。谢永林就是当地一个普通的洗葱人,在这条河里,他已经洗了整整三年,通过帮别人洗葱他每年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洗葱人谢永林:“(洗葱工钱)收入就是每天一百多至两百块钱一天,一个月就是四五千,反正每天从这河里洗出的葱子两三万斤。”
记者了解到,这些大葱,都来自双流县永安镇蔬菜基地。永安镇党委书记廖青云告诉记者,大葱的批发价低,在很多地方由于种植技术跟不上,每亩土地的产值不高,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种植。不过永安的大葱却从来都不愁卖。
四川双流县永安镇党委书记廖青云说:“通过我们的政府引导,组建了专业的技术指导队伍,培训我们所有的种植户,我们永安的大白葱在多年技术的积累下,一年钟三季,每月都能提供新鲜的大白葱进入蔬菜市场。”
2万元每亩的丰厚收入,提高了大家种植大葱的积极性。邓长清是永安镇白果村的一个普通的大葱种植户,他家共种了5亩地的大葱。
种植户邓长清表示:“一年种三季,每季大约7000斤,2万斤一年每亩,5亩地就是10万斤,总收入10万左右,除去成本还有8万多,对我们农民来说很满意了,比打工强多了。”
为了发展大葱产业,永安镇还成立了大葱种植协会服务菜农,加之土壤特别适合大白葱的种植,所以这里不但提高了大白葱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形成了规模,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双流县大白葱种植协会技术员孙小恩说:“我们的葱子和北方的葱子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现在许多食品添加剂里的有机添加剂,基本上都是用的我们的本地葱子,不论走到是么地方,只要是吃四川菜,都离不开我们的葱子。”
商贩徐成军:我每年在这里(白果村)收购的大白葱二三十万斤,品质好,好卖
永安镇蔬菜基地,只是在双流县种植大葱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双流县通过采取在一亩地三批种植大葱的办法,不但让大葱一年四季有销售,而且让土地利用率实现最大化。截止目前,双流共种植大葱10000多亩,年产值2亿元以上,大葱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