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3|回复: 0

[平度史志]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7 21: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平度集市的起源和发展,在明朝之前无确切史料记载,而能够简单记载平度集市发展概貌的是康熙《平度州志》、道光《重修平度州志》、《续平度县志》(1936)、《平度县志》(1987)等志书。本文只能依据相关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略显当时平度集市发展的脉络,对平度自清初至今的集市发展情况作初步探究。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一、明清至民国时期平度集市贸易概况

1、集市分布。

清朝初期,平度的大部分集市,是在明朝末年的基础上延续发展起来的,后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逐渐形成以较大集市为中心,集乡社与集市相依附的城乡集市网络。据清康熙五年(1666年)《平度州志》记载:康熙年间,平度州城区设东关、西关、南关、老集、西南关、文村巷、桥北、西门外、东门外、南门外10处集市;乡村设麻兰、古岘、金钱山、冷戈庄、日照庄、徐里、许西丘、横栾、大成、亭口、张戈庄、兰底、塔丘、门村、张哥庄、辛安、孙镇、张舍、白埠、大驾埠、昌里、高望山、灰埠、城子里24处集市;山会有大豁口、金钱山、辛安庙、金华山4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平度州志》记载:“民以货市聚者小曰集、大曰会,皆附注于其社。”时平度州城区设东关、西关、南关、北关、老集、文村、桥北、东南城角8处集;乡村设酒馆、日照、九店、孟戈庄、曲坊、塔丘、丘西、许西丘、王仙庄、西张戈庄、朱刘、高望山、北城子、吕家、新河15处集;庙会有:大豁口、金华山、神水、玉皇庙、五台山、女台6处。到清朝末年,平度城乡集市有44处。

民国时期,平度的集市已经发展到130多处,其中较大的集市有平度城、蓼兰、南村、古岘、麻兰、灰埠、新河、张舍、崔家集等30多处;有山会23处。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平度城乡有三分之一的集市被关闭,许多集市商贩遭抢掠,到1945年平度城区仅有数家杂货店、饭店和酒馆。1947年以后,城区的东关、西关、南关、北关等集撤销,只保留一处在老集街,尔后逐渐发展为平度大集,集日为农历每月四、九日的五天一集。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2、发展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早的经济学家、齐国国相管仲就十分重视发展市场经济。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既任政相齐,通货积财,强国富民,故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管仲的市场经济治国理念指导下,齐国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市场繁盛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从现存即墨故城遗址和大量出土文物研究显示,当时地处胶东半岛的即墨城(今古岘朱毛一带),已经成为齐国东部地区商品市场的重镇。即墨城铸造发行的“即墨法化”、“即墨之法化”刀币的广泛流通,极大地便利了集市贸易的发展,它标志着这一带已成为“商贾辐辏舟车骈集”的商贸集散中心。同时,冶铁业的出现、“郁秩铁官”的设置,也为这一地区农业和手工业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平度大地两千多年前市场繁荣昌盛的亮点。到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历经千年沧桑的即墨城被废弃,繁荣兴旺的市场贸易凋敝了。隋唐以后的胶水县(治平度城),其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失落,封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日益凝固,经济衰退、市场萧条,人民长期生活在战乱、灾害、瘟疫流行的多重灾难当中,平度成为“舟车商贾所不至,冠盖仆马所弗经”的偏僻闭塞之地。到明朝初年,朝廷不得不从四川、云南、山西等地大量移民于平度,开荒种田,维护沿海社会安定。明洪武年间虽曾改胶水县为平度州,但平度百姓仍然生活在饥寒交迫、经济凋敝的社会环境中,集市贸易根本无从谈起。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清康熙年间,平度的经济主要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常年从事手工业和经商做买卖的人很少,虽有小贩利用冬闲之机肩挑车推贩卖农产品和日用杂货,也仅用以补贴家庭生活之需。到道光年间,境内逐渐出现了少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初步形成城乡间较大范围的集市贸易活动,部分农产品除在本地交易外,买卖的范围扩大到周边县区。道光《重修平度州志》中这样记载:“商多坐贾,贸迁不过数百里,南至胶州,即墨,北至掖县、黄县,西至昌邑、潍县、济南。贩易唯麻、黍、布、棉、牛、驴、羊、豕之属”。光绪《平度乡土志》亦说:“平度农国也,数十年前,民安陇亩,无运徙者,今人满土不能容,始有小负贩,其于商务。”“境内每年出售豆油万篓,豆饼千五百片,葡萄二千余担,草辫四千包,洋布纱销万余件”。“西洋货逐渐输入州境,继而东洋货起而代之,国产品乃稀如星凤,金钱外溢,昔尚得沾余润,今则鬻无兼赢,动则亏蚀。”洋货的侵入,对即将兴起的民族工商贸易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

民国时期,据1932年《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记载:“平度民国初期,商业尚属发达,县城市场有土杂货业30余家。”全县上市的主要产品有铁器、糖、纸、纸烟、煤油、洋货、布匹、线袜、瓷器等品种。此外,还有酒业、土产、药业、印刷业、书笔业、饭馆业、油业等,散居于全县各乡镇200余处集市。农民赶集销售农业产品,购置日用百货和农用所需。《续平度县志》(1936年)载曰:“邑俗,勤俭敦本务,大都服畦穑,无恒产者,并多佃工,若工若商,则农业之辅尔”。又曰:“邑之商业数十年前较为发达,今则日形衰落”。城乡上市交易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有:铁匠打制的锄、镰、锨、镢;木匠制作的木器家具、车辆;陶工制作的砖瓦、缸盆;油匠加工的豆油和花生油;皮匠加工制作的兽畜皮革等。从集市交易的规模和经营方式上看,仍然是农业自然经济的附属,仍然以粮油棉、瓜果蔬菜和各工匠加工生产的剩余用品为主。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极低,市场管理亦常有商会通过各行“经纪”进行掌管。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二、新中国成立后平度集市贸易发展走向

1、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度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集市交易形式。1956年全县城乡设集市103处,由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行业公私合营,取消了个体商贩和手工业者,使其分别进入集体合作商店、手工业合作社。农村集市大部分商品通过国营、集体和供销合作社这一流通渠道进行交易,限制了个体私营经济在集市贸易中的作用。1958年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全县撤销了60处集市,只保留城关、蓼兰、张舍、灰埠、店子、麻兰等较大的45处集市,并规定由原来的五日一集,改为十日一集。由于集日减少,集市之间相距较远,农民赶集很不方便,阻碍和限制了农产品的上市交易,致使集贸交易额大幅下降。20世纪60年代,国家实行统购统销,限购限价等单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用于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全由计划供应和自产自用两种方式,如粮食、食油、棉布和日用品实行凭票供给;用于建筑的钢筋、水泥、木材等物资,一律计划挑拨。“文革”期间,城乡集市曾被称为“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受到冲击和阻拦,全县103处集市压缩掉47处,133处山会被关闭,集市贸易一度流通不畅。


2、渐趋繁荣。

20世纪80年代初,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指导下,平度将建设和发展集市贸易作为搞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城乡集市开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尔后全县103个集市全部开放,集市贸易开始活跃。1985年,全县城乡集市发展到126处。较大的集市有:麻兰、仁兆、兰底、白埠、南村、蓼兰、城关、张戈庄、崔家集、古岘、灰埠、昌里、旧店、新河、祝沟等40余处,逐步取消了凭票供应制。到20世纪90年代,城乡集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的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市场交易中的农副产品全部放开,集市贸易逐步走向繁荣,出现了经济成份多样,流通渠道广泛,经营方式灵活的市场局面。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便捷快速的车辆运输,为长途贩运,异地商品互补,提供了方便。畜禽养殖不再是农业作为生产力和农民用来换取零花钱的来源,而成为城乡居民物质生活的重要商品。粮油棉、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农机具市场的配套建设与普及应用,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微机等电器产品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3、传统集市唱主角。

由于集市寄托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实着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商品的广泛需求,有着取之不尽的物质生活源泉,因此,“赶集”、“赶山”成为平度普通百姓的最爱。

所谓“赶集”,有大集和小集之分。

平度的大集除城区集之外,多分布在各镇驻地。集市内部沿街分类为若干“小市”,常见的有:犁耧锄耙等农具市,砖瓦灰泥等建材市,牛驴骡马等畜禽市,肉食禽蛋等副食品市,蔬菜瓜果等果蔬市,衣帽鞋袜等百货市。街道两旁零散设有固定的店铺、酒馆、油坊等。由于各镇物产的差异,农贸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如离海较近的平西北地区,集市上常年海产品丰富新鲜而价廉;平北山区盛产苹果、葡萄等干鲜果品,每当夏秋收获季节,大量果品通过集市销往外地;平东沽河沿岸和平南平原以产粮油、蔬菜、瓜果著称,收获后除满足本地市场外,大部分销往周边县区。季节的变化和传统节日习俗,对集市带来许多不同贸易的特点。如每到春季,集贸市场有大量生产工具、种子、肥料和砖瓦、木材等上市;清明节前后,城西北有为长辈送鲜鲅鱼的习俗,现以遍及城区。每到这时,鱼贩开始活跃在海岸与集市之间,设摊买卖;秋后进入农闲时期,城乡大小集市和山(庙)会开始活跃,收获的农民将剩余的粮、油、棉等农产品赶集粜卖出去,积储资金准备过年和来年的支出;进入腊月后,生活消费品买卖开始上市,通常有衣帽鞋袜、布匹棉麻、肉鱼鸡鸭、锅碗瓢盆、烟酒糖茶、干鲜果品和烧纸闻香、年画灶马、台烛鞭炮等,集市呈现一派繁荣喜庆气氛;正月里城乡集市,主要买卖传统小手工艺品和元宵节用品,常见的有礼花、花炮、花鞭、泥锅子、滴哒金、钻天猴、泥老虎、彩气球、花灯、元宵、糖球、麦牙糖以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商品。城乡集日除年除夕上午大小集全部开放外,一般按农历计,每五天一集。相邻村庄的集日交叉进行。大集与大集之间相距较远,通常在十里或几十里之间,因此农民赶集之前常常提前筹备上市出卖的物品,并视路途的远近和路况的好坏,第二天一早或车推肩挑,或用三轮车、四轮车装载提前赶到集市寻找摊位等待交易。农闲或节前集市通常要延续到下午,古有“十里路上城一天的营生”之说。小集,在许多较大的自然村村中路旁设摊买卖,规模较小,市场交易常是一些禽蛋肉食,瓜果蔬菜、糕点糖果,日用百货等,能够满足一般家庭生活必需品的买卖。农忙时上午一会工夫就散集,也叫“露水集”

所谓“赶山”,有山会和庙会之分。

平度的山会历史悠久,分布较广,会期一般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后。城区较大的山会是农历十一月初八的东关山,旧时山会连续8天,后改为5天。山会会期长、人数多时达10万人次,物资商品数量品种丰富,赶山者除周边县区外,还吸引青岛、烟台、潍坊等城市商贩设摊买卖。其它山会规模较小,形式相同。改革开放后的山会被赋予新的含义,各地利用传统山会模式,进行广泛的商品物资交易活动,故又称“物资交流会”。除山会外,城乡还设有庙会。庙会通常附注较大的自然村,最早出自祈祷神灵,祭奠上苍等迷信活动,因此庙会期间常伴有搭台唱戏、耍狮舞龙、跑高跷等庆典活动和妇女们焚香烧纸、念佛颂经等民俗活动,开展以当地特产和季节物产为主的商品交易,如万家镇的玉皇庙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风靡一时的、每年古历七月二十二的财神会(节),已不独是生意人的节日,就连不做生意的人为图吉利,也加入到了庆贺的行列。据说此节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经过平度,为大泽山龙眼葡萄赐名“狮子眼”之时留下的传说,然而一直流传至今,且有愈加红火之势。

4、专业集贸市场异军突起。

20世纪末,全市被关闭的山会、集市全部开放,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集贸市场由原来的露天摊位,改造为大棚式固定摊位。城区集市成为全市物资、商品交易的中心,相继筹建了各种大型专业集贸市场,如城东区的畜牧市场、城南区的综合贸易城、城西区的农机市场和果品市场、城北区的蔬菜水产市场,同时为方便城区居民生活相继建起了蔬菜、花卉、粮油、古玩等市场和与之配套的各大商场。镇村在开发本地农产品优势,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先后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如大泽山的葡萄园、明村的西瓜批发市场、张戈庄的生猪交易市场、仁兆的三辣蔬菜批发市场、何家店的花生批发市场、南村姜家埠的蔬菜批发市场、灰埠的煤炭市场等。到21世纪初,全市集贸市场已发展到180余处,其中消费市场170处,生产资料市场10余处。拥有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大型市场近10处,初步形成了以城区集市为中心,由乡镇集市相配套的集市网络。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平度:赶集、赶山的来源

同志们,认得出这张照片是在平度哪里嘛?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8 03:13 , Processed in 0.07280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