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上篇)
/ J" G) `$ C6 g0 r7 i& v! r作者:吕鸿烈 / J7 J: j' }$ s9 |. Z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0 @/ m) Y m: N/ S
父亲属牛,早晨出生,所以自认为这一辈子就是拉犁的命。实际上他前半辈子确实出了不少力。
' S/ ~% [3 B& {$ ^4 I9 p( O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瘦巴干小的他,实在无法与牛相较,可他弓身蹬脚拉着的地排车上,如山般的麦捆子,麦捆子上还趴着个我……多年来,这八十年代初刚大包干时麦收的真实场景,一次次浮现在我的梦中,一次次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因为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本来是帮父亲拉车子的我,是如何爬上那高高的麦垛车的,是真的车子后沉让我压车子,还是父亲爱子更深,我真的不知道。但路边擦肩而过的行人却在指手划脚,明显是笑我不懂事,“你看你爹还能拉得动?”,“你想把你爹累死?”听着这刺耳穿心的讥讽,望着父亲那深弯的脊梁,那时真的是恨不得插翅飞走…… 如此相似的不懂事,还有一次记忆犹新。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 B* l$ a9 D2 \, q0 k
父亲养活一家九口人,孩子们都小,劳力少,生产队时挣的工分少,年年欠款。坚强的父亲在农闲的冬季,别人都在热炕头上喝茶吹牛打扑克的时候,三天跑一趟青岛,推着独轮的小推车,去时推一车白菜,回来推一车煤,四五百斤重,一个小时还要快走十几里路,顶风冒雪。我真想象不到那需要多大的劲头与毅力,一百五十多里的青沙路上,父亲的脚印能密密麻麻摆满整个路面,多少趟多少汗水与泪水?何况还要爬那高高的四方岭,不知道那“拉沿儿”的还在不在? 那年我九岁,期末考了个第一,按当初承诺,父亲得带我去趟青岛,我也信心百倍地要了根绳,套在肩上,一蹦一跳地在前面拉车子,仿佛青岛就在蹦跳之间。结果可想而知,出村不到三里,非但没在前面拉车,连在旁边扶着都不跟趟儿了,远远地落在了父亲的身后。很明显,父亲放慢脚步在等我,后来干脆停下车子,把我抱上了车子中间的横梁上,趴在车子上,看到父亲那汗水模糊的脸颊,我的脸上也是泪水涟涟……父亲后来说,我当时肚子痛,不知道是真是假,只知道痛恨那时的我,竟是如此的执拗与不懂事……
$ _7 `& f6 ~8 S0 \; Z5 R. a父亲生养了我们姐弟五个,四个儿子,那时在农村,兄弟多了,媳妇都不好娶,何况成分不好,又家徒四壁,所以父亲时而乐观,时而悲伤。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 ]1 w. U, \# R# s6 k高兴时常说:“人是活宝!”总愿意说那土财主与穷人的故事。一个财主家中有钱,总摆个茶桌在村口树荫下喝茶,财主家没有儿子,于是在每个桌脚垫一个金元宝,显摆。邻居家是穷人,看了不服气,也来到树荫下摆上茶桌喝茶,穷人家没有钱,但有四个儿子,每人把一桌子腿儿。时间长了,树荫移了,财主被太阳暴晒,而穷人一声令下,四个儿子及时地挪动桌子,总在树荫下,这茶喝得,那叫一个“滋儿”…… 4 N( | H( P4 o5 E T2 n
悲伤时,常回家叹气,谁谁又替他发愁,一个儿子,连娶媳妇带盖屋,需要三千元,四个儿子,一万两千块,连骨头砸巴卖了也弄不来那么多钱啊,毕竟那时连“万元户”这个词都还没出现。但父亲叹气归叹气,明显地感觉是拼上了,起早贪黑,东借西取,三年时间,硬是一下子盖起了十四间新屋,这在当时曾引起全村轰动。房子落成那年,正值我考高中,父亲极力撺掇我考 平度师范,我知道这样可以减轻一点家庭负担,可我还是没听他的话,阴奉阳违,报考了平度一中。直到现在,总感觉愧欠父亲太多太多…… 0 {3 \2 Y! C" G# }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o8 S5 {/ B% H4 V' M+ M- n- ~% h
9 w. \6 y3 W1 B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 ~* k* d# c5 A4 L! A0 n+ _
父亲十六岁独身一人闯关东,十七岁就成为吉林森林调查大队正式通讯员,十八岁把大伯和叔叔接到东北安家,自己却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回到山东老家伺候爷爷奶奶。
6 G' N; D. V( f M f* q( T0 l( B. W$ c父亲孝顺,无论多累,早晚必到爷爷奶奶身边,嘘寒问暖,烧炕打水,里外拾掇。做了好吃的,哪怕是一碗面条,总是要先让我们哥几个轮流把最好最多的给爷爷奶奶送去,父亲真正是我们远近几个村庄都闻名的大孝子。受其教育与浸染,子孙都很孝顺。哥姐远在东营,却是每天一个电话,每月至少回老家一趟,侄儿在青岛,每两周也要回来看他一趟,我若每周不回家趟,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而每年春节的大聚,更是让父亲春风满面。整整二十口人,和和美美,欢聚一堂,整整一个星期,儿孙绕膝,令他与母亲着实高兴。
n$ F0 @& x5 y昨天回家,他又念叨:“今年又要添丁进口了,四世同堂在咱村现在不多了。我约摸着,至少还能再活十年,六个孙子,能看到五个孙媳妇,家赫结婚恐怕就看不到喽”。说完还拖着长音,留有无尽的遗憾,仿佛他能掐会算。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_ z% _$ Z7 y6 Y |: B( h
吕家赫是小弟的儿子,今年才九岁,而父亲已过八十大寿,但他身体硬朗,每天早晨沿大沽河快走十公里,大前年我带他去爬长白山,结果一路上他等我歇了四次。我经常想,上帝是公平的,年轻时走了那么多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却锻炼了他一个好身体,晚年享受到了莫大的幸福。
2 ~* @/ M1 M; z1 }" I% R0 `从命理学上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一般要经过从神到人再到神的过程。从出生到十六岁之前,是神,可以受抚养,为所欲为。十六岁以后是人,要受苦,竭力修行。直到八十岁以后,又成为了神,可以受供奉,随心所欲,颐养天年。所以父亲的话,我宁愿相信。可即使这样,十几年后,他终将离我们而去,这相拥而乐的时光弥足珍惜!每念及此,常有心颤泪涌的冲动…… 可能是真老了,好听点说是成熟了,愈加重情怀旧。明天就是父亲节了,草就此文,也顾不上修改,权作心里父爱情结的一个释放,文虽粗糙,但情却真挚,千言万语,难以表达父亲那如山般深沉的爱! ---- 吕鸿烈2016年6月18日凌晨2点撰写 : @; W8 q" i/ X4 B& I L. `
7 |# k$ Q4 N( k% {; j! [' @' q- k t1 f) [# y# @' v* j# t" X; n+ @; J0 b" J
" o2 n% `8 x$ P% b
3 a( F3 i7 k$ b7 K& c$ C7 {/ Z0 M5 y) ]) O, Z# l
' H7 u0 V6 W# X5 K5 R0 j; f1 V/ D; K% V: b
( g4 z! X1 @* L* e
: f9 w% h; p! g+ }$ [/ u: L/ K; l! X- j
笑容满堂、和睦有爱的一家人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来自吕老师微信
4 D6 B T0 i2 N2 x* T: T. O 吕老师《母亲节》撰文: http://bbs.pingdu.co/thread-119319-1-1.html # c3 m+ K& p6 z/ N! Q) b( A% T# \& I
1 h t3 ` D+ v2 r% B6 U: q1 p' ~5 H " J* v% y3 {' c3 n3 A! p
每次拜读吕老师的文章, 总感有一阵阵爱的暗流在涌动, 任何华丽的词句来形容《父爱》都不过分, 但在此时, 我不想说任何一句话, 明天给父亲过节, 也希望能天天给父亲过快乐的节日!
& D) E8 z4 Y" R1 W5 w6 |: A+ T7 j5 N& Z) t: D
父亲节特别节目:感恩·父亲 + n7 ^( [" d9 r$ M2 ?/ m6 p
平度吕鸿烈凌晨撰文:父爱如山
( V0 a: T z1 k0 M7 _0 r& O1 h& q$ u
孝爱之人不需要提醒, 但要一起来分享爱... 平度网微信平台pingduwang微文留言:
9 {2 O' [/ s5 N8 U! m3 M胜利:
2 _( E) r. Z" i! x高山之父爱,钢毅之传承,严厉之教诲,成功之基石!祝福天下父亲健康长寿,天天开心!!! 王善乐:
: R* H; s8 Z6 U6 Q; C% H' M3 b
, x/ g& \. D: g) X没有华丽的语言,发自肺腑的心声,老一辈人的真实写照,传递一种能量,弘扬一种美德——感恩。感谢老师的文章,又上了人生的一课。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王永茂/ G- ~, W( x# [1 l( ]. |
; j" [# I( q4 z3 s# _8 v/ q
真情表露,满满的父爱,传递正能量,我爱吾父,亦爱吾师! 老渔翁& j4 ~: Q' |8 k% e9 l
$ ]- }& t: [9 }
曾几何时想起父亲的脸庞,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父爱如山倒,千言万语都不如一个行动来的实在,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回家看看 平度网
7 e3 e, t$ ` p1 z/ {3 C$ K
& U3 ]: C- U% a) j父亲就是雨后里最清新的泥土的芳香,在不经意到来的夏天里,用清淡的爱,在我们的内心里印渗出一片清凉。父亲现在在我家里,正是我尽孝的好时候。 婉儿:
% [) B( |; ~0 e平度的老师文采不错,感情真实。# o( Q; N& _( w" c; s
/ o; z8 V% {. V2 t+ A9 F父爱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因为他可以为你无穷无尽地付出, 直到海枯石烂也不会停止的爱! 父爱如山,坚毅、深沉! 父亲节来临之际,愿天下所有的父亲幸福安康。 仿佛看到,老爷子当年爬北岭人民路大坡时,定不舍得花上那五分钱让拉沿的拉上一把,用尽全力自己用肩膀顶上去的 祝老爷子健康长寿! 一篇父爱如山唤醒我心中多年的伤痛。子欲孝而亲不在,是最大的悲哀。多关心一下父母吧,毕竟大家都在慢慢老去,那可不是浪漫的事! 读老班的文章,想着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的父亲,吃着吃着饭眼泪就掉下来了 从民国的沈鸿烈市长(1931-1937)时代,拉沿的就比拉板车的劳动强度小了,修石板路,建休息亭。但拉车和推车的除了爬上陡坡,还要走很长的路。脚底那健康的老茧,肩膀那硬朗的身板,为了家人一个来回一百五十公里二十多万脚步的坚韧,老爷子健康永在! 子欲养亲还在,是上天给我们多么幸福的恩赐啊!祝愿老师和我们自己也工作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向吕老师学习,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和时间条件孝敬老人 大手托小手,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合理安排时间,照顾家庭,惦记老人,常回家看看 吕老师不愧为人师表!文章写得催人泪下,(也想起已在天堂的父亲)祝群里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 P6 b) H) @3 {9 b+ E& R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