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女婿半个儿”。店子镇朱流丁家村的吕中波这个女婿当得,可比亲儿还要亲,他用12年对瘫痪在床的丈母娘孝心不改的坚守,为“丈母娘也是娘”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
$ L! a, C5 I. `$ _" L! }- @4 \5 O/ [" c7 u2 ^
担当:面对变故女婿撑起整个家- d, Y/ F' D9 v: |& Q
$ Q' o# q9 j7 g1 G) x
2004年,吕中波的准岳母栾德芳突发脑出血,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且丧失语言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吕中波没有退缩,毅然与未婚妻盛淑芹结婚并共同担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这一担就是12年。
1 [. H1 t$ X: I5 H
; o$ G" e$ X* F5 h 梳梳头发、洗洗被褥、换换尿垫……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跟妻子每天不厌其烦地做着这些零散的小事儿。& F1 z9 f* s6 r, U1 B" K
7 o4 |- o- c: |" ]4 _/ ? “俺娘刚卧床那会儿,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如果没有他,我真不知道怎么办。”盛淑芹眼睛湿润着说,母亲出院的前两年,每天都需要人扶着起来走,老人较胖,常常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丈夫吕中波身上,晚上还要一块为老人接屎接尿,洗衣换衣、拆洗被褥,从没有埋怨过。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父亲年迈,照顾母亲的重任完全落到她和丈夫身上,看着丈夫耐心地照顾病床上的母亲,还要抽空去周边的石材厂打着零工,她的心里阵阵感动伴着心酸。9 a7 w5 X8 Q0 W
0 q& m$ I5 l! u# o: C4 \) W
坚守:十二年如一日照顾岳母未生子
' o: F8 N" m+ l$ N2 E
& s/ k1 Q# Z% u# R! O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好一件事。同样,一个女婿照顾丈母娘一天不难,难的是一照顾就是12年。这不仅难,而且非常难得。12年对于吕中波这个年轻人来说,或许就是大部分的青春了。
; v! Q& o+ U+ [* r6 R$ t, P0 \4 o* D% p
“丈母娘也是娘,娘病了,儿女就应当没有任何怨言地照顾……”这是挂在这个少言寡语农村汉子嘴边上最多的一句话。吕中波告诉记者,他7岁就失去亲生母亲,从小没有得到母爱,而丈母娘病前就像亲娘一样疼爱他,每次包好了饺子都喊他来吃,在他眼里早就把丈母娘当成了亲娘。
0 x' p( T q+ M* h1 K1 ~# Y! R3 E, }" f" n6 U
记者了解到,为了照顾丈母娘,他与妻子从2007年结婚至今没要孩子。“也不是不想要,邻居朋友家的孩子都七八岁了,看着也羡慕。但经济压力太大,媳妇一个人又不能同时照顾俺娘和孩子。要孩子就得至少两年不能挣钱,我怕养不起孩子,又误了照顾俺娘,最后想想就先搁下了。”吕中波无奈地说。
9 {2 x) `! q, L3 x; Y( l/ `4 f7 ?+ I2 T
感人:邻里纷纷为其孝行点赞5 Q$ R/ P) A6 u% H/ j
. m2 e) I9 p+ l: w- H2 _3 R v
在邻里眼中,他做了甚至连亲生儿女也未必能做好的事。) D! M) V8 U, O& y( ?
- G8 T J9 f6 F. ?: Q “作为女婿,能做到这样,真令人佩服,他是我们村年轻人的好榜样。”朱流丁家村党支部书记张利民十分赞许地说,吕中波的事迹在十里八乡广为传颂,只要提起他,村民们都会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 v! J4 \7 y! i. {0 _# t/ G& ~; t5 t
由于多年陪护病床上的老人,吕中波夫妇不能像多数村民一样外出打工,家庭只有微薄收入。在如此家境下,吕中波和盛淑芹从来没因照顾母亲红过脸,他们始终坚守着那份朴实、善良、坚强,好好维持着这个家,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着母亲。对于身边人的夸奖,吕中波总是憨憨地说,如果是俺娘这样,俺媳妇一定也不会扔下不管。& K" T V' O) q6 T* @3 [. [/ B9 x' m9 F
9 T& x6 `5 W8 P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吕中波夫妇却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讲述着“乌鸦反哺”奉养长辈的孝心故事。社会真的需要更多这样的“爱心故事”。
! \. y* G I8 y- T2 ]. f) ?6 C; Z9 a0 M"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