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是扎堆儿买车的高峰期,也是车险出单的黄金期。这不,又到了年底,各车险品牌的优惠一个比一个力度大,都在争抢着别人家的优质客户。沈阳有车一族李女士就接到4家车险公司的电话,他们都推出了大幅度的优惠活动,有的送油卡,有的送保养,还有的赠送各种实物,李女士本想将赠品的价值都算进去,然后选家价格最便宜的,就行了。她的行为,马上被懂行的朋友给劝住了,其实这样买车险,并不划算。
投保人心态——算计着优惠和赠品
李女士说,车险保费其实好算,就是根据投保的项目确定的,网络上有很多自动计算软件,自己都能算出来。至于在哪家投保,那就看哪家的打折力度大,以及给的赠品多。按照这样的逻辑,各家保险公司也纷纷加码赠送礼品的力度。
李女士有一台中华轿车,保费总计3000元左右。打来电话的4家保险公司分别提供如下礼品:第一家赠送1200元油卡;第二家赠送行车记录仪、车载冰箱和工具箱;第三家全年赠送3次保养;第四家则是各种礼品任意选,有烟花、老窖酒、自行车、花香被、锅具、充电宝、水壶等几十种。李女士的想法是,把这些赠品的价值全部算进去,然后看看哪家的最便宜,就在哪家投保。李女士说:“反正投保的项目都一样,当然是少花钱就算买便宜了。”
保险公司招数——渠道不同保费不同
业内人士介绍说,车险消费者对于价格,确实很敏感,但保费是否便宜并不是衡量车险好坏的标准。其实,不仅不同的保险公司给出的报价不同,就算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不同渠道,报出的价格也都不一样。从沈阳市场来分析,代理渠道赠送的礼品是比较多的,很多保险公司也都把代理渠道的价格给到最低,但是,代理渠道赠送的东西多是不值钱的,投保人未必能占到便宜;还有的保险公司把最低价放到柜面购买渠道,但是投保人自己跑上门去办车险的越来越少,多数都是打个电话来问问价格,所以,一部分保险公司将电话车险的价格放到最低。另外,还有不少险企将线上车险优惠后的价格做到很低,本身线上车险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常年代理车险业务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说,保险行业其实很特殊,是先卖产品,后核算成本。各家保险公司核算成本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所以价格也不同。很多保险公司在保单价格之外,赠送礼品或者直接返现,也都是在核算之后发现还有利润空间后做出的决定。
车险陷阱——省下保费理赔吃亏
张先生在去年投保时,就吃亏了。他有一辆丰田汽车,保费是3507元。有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告诉他,如果不要礼品,可以直接减掉430元,只需要支付3077元。张先生觉得非常划算,还软磨硬泡要来了一个行车记录仪。没想到,在这份保单中,并没有“不计免赔”险种。
后来,张先生开车撞上护栏,属于单车肇事负全责。其中车辆损失3000元、护栏损失500元。张先生投保了车损险和三者险,如果这两个险种的“不计免赔”也购买了的话,那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由于他没有投保“不计免赔”,而且还是全责,保险公司需要扣除20%,他拿到手的保险理赔金额为:3000元×80%+500元×100%=2900元。修车的时候,自己还掏了600元。第二年的车险费率,照样上浮。
其实,一般3000多元的车险保费,“不计免赔险”的费用也就是400元左右,这部分费用最好不要省。因为一般车险都有免赔金额,如果不买“不计免赔”的话,那么出险后,就不会享受全款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