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第二天,田庄镇官北村农民王洪香就立即注册了“洪香朴实”家庭农场。“我现在信心很大,借助国家政策平台,带动大家伙共同致富。”在春天绿色的麦田里,42岁的王洪香脸上难掩喜悦。
3 Z4 ?1 b' |+ y( F- |" O0 z7 X搭上中央政策的快车,王洪香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从50亩发展到2000亩,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9 D5 W1 g- r7 C$ _! P
规模经营搞流转, p4 i. _0 I e( o9 t
王洪香20岁那年进入青岛造船厂,成为正式职工。后来回到老家,先是开了9年超市,后做了3年的销售,但总觉得没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7 W: z% n) ^3 x0 X% C( K7 E
2007年,她的注意力转到了土地经营上,找来各种资料学习了解后,觉得这个领域值得一试。她认为传统农业的种植销售方式效益低,要提高效益就得发展规模经营。她一面着手租地,一面开始跑门路,租了一辆东方红85马力拖拉机,流转土地50亩,种起小麦、花生、玉米等粮油作物。2008年,她将经营规模继续扩大,也开始种植地瓜、土豆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7 h+ y7 _% g1 L; |* f) s. x& H# S 王洪香不盲目种植,而是根据市场行情,找好销路,实行订单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V j8 H1 ~& D4 U/ I! {
2010年,懂技术、有头脑的王洪香开始与农产品公司签订种植订单,自己种不了的就发展周边村民种,自己再回收,带动起周边村民的积极性。2011年种植的200亩地瓜,加工成薯条、薯片,通过农产品公司销往国外。
& U% O. N+ p, e2 C3 {好乘春风快发展
6 s! r: x* m: w5 q9 k) U! x* C: R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王洪香等到了多年来一直渴望的机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政策就如及时雨,让她信心和干劲倍增。到现在为止,她已流转了约2000亩土地,并注册成立了“青岛王洪香粮蔬专业合作社”和“洪香朴实家庭农场”,还注册了“洪香朴实”商标。今年3月底,她的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乘着中央好政策的春风,王洪香的事业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8 u: C3 m8 F2 b1 e
合作社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益品牌,其中黑小麦加工成礼盒,每公斤可以卖14元。合作社今年接了灵芝山药收购的订单,每亩可以赚8000多元。“国家政策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我现在就是要抓紧这个机会,扩大规模。”王洪香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H( I/ [# S8 ^* h7 c* _
领着农民同致富
2 H, {: e4 q) {9 ?9 V1 L' x( Q 在土地经营方式上,合作社有两条路子,农户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也可以土地的形式入股合作社。而且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平时可以到地里干活赚取工钱,每天60元。
) g( A# N s6 y/ i8 d& e 王洪香流转土地已经超出了田庄镇范围。新河镇郑戈庄村将约1000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国也是合作社成员,他告诉记者,去年郑戈庄种的白菜收益不好,但是合作社承诺农户的工资如数照发,“承诺了就办,所以大家伙都很信服她,愿意跟着她干。”2 O, Q3 [! [6 i
通过多方联系,王洪香与几家大超市以及青岛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达成了合作意向,扩大了销售渠道。下一步,王洪香准备融资贷款8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购买农用机械,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