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瑰玮博达 绝壁生辉
——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出平度市城区北行约25公里,在巍峨秀丽的大泽山西南,有一座孤峰耸峙,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柱山。天柱山尽管草木稀少,但是山石峥嵘,浑重雄奇。使天柱山闻名的是天柱山魏碑,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也是最早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郑文公上碑》矗立于天柱山之阳,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光州刺史郑道昭所立。记述了郑家的显赫家世和其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及著述,碑文经历千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称为郑文公碑。后来郑道昭在莱州云峰山觅得佳石,又刻一郑文公碑,内容基本相同,后人为了区别二碑,称天柱山的为《郑文公上碑》(或《郑羲上碑》)。
魏碑的闻名不在于它的文辞及家世,纯在于它的书法艺术。其碑文书法具有刚健的骨架和豪放的气概,用笔方中掺圆,含有篆味,体现了书法艺术由隶向楷演变期的独特神韵。碑的每个字都结体宽博整饬,骨肉匀适,脉络分明,于端庄雄强中复含秀丽,稳健中蕴储飞扬。浑浑千余言,字字不呆,笔笔不苟。《郑文公上碑》周围还有众多刻石,如:《天柱山铭》、《石室铭》、《上游下息》、《此天柱之山》等等。这些刻石,乃历千年风雨剥蚀,现锋棱依旧宛然如昔,清晰完好。观之,会感到其有一派仙风道骨,浑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尘脱俗之境。
清代以前,《郑文公上碑》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北宋金石学家、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将郑道昭的刻石记入他的权威著作《金石录》中,也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清代中后期,一批杰出的书法艺术家,如阮元、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因不满流于庸俗的“馆阁”书体和萎靡柔弱的帖学书风,大力倡导粗犷雄浑、豪逸疏宕的魏碑书法,于是隐藏了千年之久的魏碑珍品《郑文公碑》终被世人所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在包世臣《艺舟双楫》基础上,进一步构筑了“尊碑、备魏、取隋、卑唐”的书学理论体系,像一阵惊雷,震醒了沉闷麻木的书法界,从此突破了贴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视野开阔的天地,《郑文公碑》因而得到尊崇。
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在89岁高龄时专程登上天柱山,并题写了“瑰玮博达,绝壁生辉”八个大字。如今,天柱山摩崖石刻已成为著名风景名胜区,每年中国及日本的临碑观摩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参考文献:于书亭《郑道昭与四山刻石》、崔传富《天柱山北朝摩崖刻石考略》。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欣赏
"> [/img] 77 7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