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在多数农民眼中,一直以来很“高端”,农民直呼“玩不了”。的确,科技的存在,就是要打通一条不需要经过旧有社会关系的沟通渠道。如今的科技下乡,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么一种异质的环境,要真正深入农民心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多少还要有点儿人情味。
举个典型例子,农资下乡,最常遇到的是什么呢?是农民的不信任。因为少数农资出了问题,导致欠收或绝收,那可是要了大伙的命的事。对所谓先进科技代表的农资,他们是慎之又慎。他们大多信人,信经销商。经销商是谁呢?是熟人。譬如说,镇上有经销商,村里也有经销商,价格差不多,用谁的呢?谁家亲,谁家熟,就用谁的。在农村,都是十家八家就有亲戚,大家一般都抹不开面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于农民用资唯“亲”,不能单纯说农民没文化,更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选农资。农村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保证“新来的”是不是真的有效。等知道真有问题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因此,对于农资下乡和科技下乡推广,跟农民百姓“混熟”是关键。这就不仅要农资、科技本身实用、好懂,还要那些与农民联系紧密的“熟人”如一线技术顾问、当地经销商,提升了他们的能力水平,科技便有了深入人心、熟于人手的纽带。
|
|